作為高密度/高比重合金的典型代表,鎢合金是由面心立方的基體相和體心立方的鎢顆粒組成的一種兩相合金,因具有較大的硬度和其他力學性能,而被廣泛應用于尖端科學領域,尤其軍事科。然而,也正是由于較高的硬度,導致鎢合金在機械加工和運輸方面較困難。
鎢合金的硬度(Hardness/Stiffness)是衡量合金材料軟硬程度的一個力學性能指標,是材料彈性、塑性、強度和韌性等力學性能的綜合指標,是指合金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壓入其表面的能力。
根據測試方法的不同,硬度的標準也不一樣,主要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維氏硬度和顯微硬度4種。由于各種硬度標準的力學含義不同,所以相互不能直接換算,但可通過試驗加以對比。
布氏硬度是瑞典工程師J.A.布里涅耳于1900年提出的,是用規(guī)定大小的載荷P,把直徑為D的鋼球或硬質合金球壓入被測材料表面,持續(xù)規(guī)定的時間后卸載,用載荷值(千克力)和壓痕面積(平方毫米)之比定義硬度值,用符號HB表示,單位為公斤力/mm2(N/mm2)。
洛氏硬度是美國的S.P.洛克韋爾于1919年提出的,所采用的壓頭是錐角為120°的金剛石圓錐或直徑為1/16英寸的鋼球,并用壓痕深度作為標定硬度值的依據。測量時,總載荷分初載荷和主載荷(總載荷減去初載荷)兩次施加,初載荷一般選用10千克力,加至總載荷后卸去主載荷,并以這時的壓痕深度來衡量材料的硬度,用符號HR表示。
維氏硬度是英國史密斯(R.L.Smith)和塞德蘭德(C.E.Sandland)于1925年提出的,是在一定載荷的作用下試樣表面上壓出一個四方錐形的壓痕,測量壓痕對角線長度,除以計算壓痕的表面積,載荷除以表面積的數值就是試樣的硬度值,用符號HV表示。
顯微硬度可以采用顯微硬度計來測量。測定之前,先要將待測磨料制成反光磨片試樣,置于顯微硬度計的載物臺上,通過加負荷裝置對四棱錐形的金剛石壓頭加壓;金剛石壓頭壓入試樣后,在試樣表面上會產生一個凹坑;把顯微鏡十字絲對準凹坑,用目鏡測微器測量凹坑對角線的長度;根據所加負荷及凹坑對角線長度就可計算出所測物質的顯微硬度值,用符號HM表示。